職場心法31:做事時別總是想著做了幾件的數(shù)量,而要把心放在結(jié)果上!如果有可能,還要進一步把心放在事情能不能做到更好的思考上!十件做得差的事情也抵不上一件做得好的事情!
要學會安排分配自己的時間,把時間多用在更加重要關(guān)鍵的事情上。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如果不能面面俱到,那就努力做好一件事。人不是萬能的,所以要懂得取舍,只有懂得放棄的人,才會更多得獲得。
職場心法32:相對于人的一生,短暫與長久都是相對的,也是相互影響的。
專心做事能夠耐得住一段時間暫時的寂寞的人,往往可以得到較長時間的精彩人生!用歷史的眼光看,付出與得到往往是正比例的。在不得意的時候,要學會養(yǎng)精蓄銳,豐富成長自己。要相信付出一定會有回報,沒有回報是因為努力的還不夠。有時候退一步是為了跳得更高更遠。一定要沉住氣。人生苦短,如果不先吃苦,那么苦就長了!奮斗的時間再長,也抵不過你下半生享福的時光長,如果不抓緊時間吃苦奮斗,那么你的下半生將在困苦中度過。
職場心法33:職業(yè)生涯過程中,你不能要求一件或者幾件事情中你的付出與獲得的結(jié)果之間完全配比。
如果你要求生活與工作給你公平,你就必須要給予相當長的時間,在積極行動中等待結(jié)果的到來。付出了想馬上得到回報的人是“鐘點工”;付出了能等一個月后拿到工資的人是“普通企業(yè)員工”;付出了可以等到年底拿到更多盈利分紅的是“企業(yè)高管層”;付出了能夠等到3年以后再拿到更多回報的是“老板”,因為老板知道要釣大魚必須得放長線。
職場心法34:今天的結(jié)果是昨天的付出決定的,昨天能否愿意付出,是前天的態(tài)度決定的;反思是一種職場能力!
思考力是萬力之源,很多成功的人就是因為會思考,所以他們知道眼下該做什么事、如何做!于是將來他們會得到他們想要的。失敗者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明天要得到什么,也就不知道今天該做什么,更不知道現(xiàn)在該想什么!沒有思考力就沒有動力,沒有動力就沒有行動,沒有行動就沒有結(jié)果。
職場心法35:位置與待遇是你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后的副產(chǎn)品,眼睛中要一直盯著事情,要一直思考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好,這才是關(guān)鍵與前提。
很多人只是等到合適的待遇和位置有了才肯去做合適的工作所以一直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待遇和位置。而聰明人恰恰知道只一點,他們會努力做好應(yīng)該去做的工作,等工作完成了老板就會給他們應(yīng)該的位置和待遇。如果你拿1000元的月薪就干1000元的活,你的工資就永遠是1000元。努力多做一點,下個月你的工資才有可能比1000元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