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萍,青海省湟源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的“特崗教師”。兩年前,這個廣東姑娘從四季如春的深圳來到了干燥缺氧的青海高原上,她能歌、能舞、會說、會寫,孩子們把她當成“知心姐姐”;她的課堂總是新、奇、特,充分展示出校外活動的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原孩子加入到校外活動中來。
今年26歲的李紅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廣東姑娘,而今,她卻已是青海省湟源縣青少年活動中心小有名氣的“特崗教師”。
李紅萍從小就參加少年文化宮的活動,對文藝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天津工業(yè)大學讀書時,李紅萍用4年時間完成了網(wǎng)絡信息和英語兩個專業(yè)的學習。盡管學習任務重,她在課余時間仍堅持學習舞蹈和繪畫,努力讓自己成為全才。大學畢業(yè),李紅萍順利成為深圳一所私立小學的教師。
2008年,李紅萍聽說青海省招聘“特崗教師”,湟源縣開設的第一個青少年活動中心急缺教師,就瞞著家人報了名。“我能歌、能舞、會說、會寫。在缺乏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西部縣城,我更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崩罴t萍對成為青!疤貚徑處煛背錆M信心,而優(yōu)秀的她,最終順利地來到了湟源縣。
湟源縣地處青藏高原東端的日月山下,是青海省東部農業(yè)區(qū)與西部牧業(yè)區(qū)的接合部,海拔2800米以上,高原缺氧、太陽輻射強、溫差大,大部分時間寒冷而又干燥,年平均氣溫只有3攝氏度。
因為怕母親擔心,她就有選擇地匯報生活和工作情況。兩年來,母親從電話中聽到的,只是她爽朗的笑聲,和學生的成長與變化。
其實,李紅萍剛到湟源就大病一場。因不適應高原缺氧和干燥的氣候,李紅萍平時輕微的感冒,也要持續(xù)一個多月才能康復,有時甚至引起肺部不適。
一說起孩子們,李紅萍的臉上迅速露出燦爛的笑容,“這里的信息很封閉,孩子們不知道湟源縣以外是什么樣子。他們沒有見過真正的火車和飛機,對大城市的想象卻特別豐富!
建于2008年的湟源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始時師資嚴重不足,總共才有3名教師。作為中心唯一一名“特崗教師”,李紅萍負責少兒英語、兒童繪畫和拉丁舞三門課程。與此同時,當?shù)厝藢πM饣顒拥恼J識不多,認為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