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嘗試:香港某報
以為去做記者誰知要拉廣告
“這個……平時接觸得不多……”謝樂的心頓時涼了半截。
7月16日,香港某報社廣州記者站讓謝樂去面試,于是回了潮州老家休整的她匆匆趕回廣州。面試就在報社一間辦公室里面進行。記者記錄了面試過程。
“謝樂”助理從面試室里出來,對著外面喊——終于輪到她了。
“先自我介紹一下吧!敝x樂對此再熟悉不過,那幾句臺詞背得滾瓜爛熟。
“你是來應(yīng)聘記者的吧?”考官問。
“是的,我曾在多家媒體實習(xí),積淀了較好的新聞素養(yǎng)。這是我實習(xí)時發(fā)表的文章,您看看!敝x樂指了指在《中國青年報》發(fā)表的文章。
“嗯?是嗎?”考官沒正眼瞧她的文章就甩下一句:“剛才許多來應(yīng)聘的記者都是名校的。你會拉廣告嗎?”
謝樂不會。
“我們需要這方面的人多一點。你不夠1米6吧?我們要求應(yīng)聘女生身高是1米6以上的!笨脊偻蝗徽f了一句。
“嗯!敝x樂嘀咕著:簡歷上也寫了我的身高,你知道不夠格干嗎還讓我來面試?
末了,考官說,你很不錯,經(jīng)驗豐富,很有做記者的潛質(zhì)?梢悄隳芾瓘V告就好了,先回去等我們通知吧。
“那就等于沒戲了!敝x樂對記者說!巴ǔW詈笏淠闶墙o你臺階下,其實已經(jīng)不要你了。要是肯試用的話絕不會夸你的,免得讓你驕傲。”
第三次嘗試:廣告公司
工資僅1200元而且啥都不包
謝樂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租房子平攤500塊,吃飯300塊,還有200交通和手機費用,雜七雜八的還沒有算進去……她無奈地回絕了。
三天后,謝樂接到一家廣告公司面試通知——這回是廣告文字編輯,總算有點對口!爸x樂整個晚上沒離開過電腦半步,一直在搜索該公司的資料.“了解多一點心里好有個底。”隨后,她又頻頻打電話給朋友:“這間公司聲譽怎樣?我大概要價多少才合適呢?”得到的答案是:在業(yè)內(nèi)聲譽還比較好,要價2000左右應(yīng)該沒問題。
面試開始了,以往通常是一個一個輪流來,可這回卻讓她們同時進去。公司的問題是:“身邊的親人是怎樣評價你的?”“你對時尚了解多少?”“你對廣告了解多少?”“你認為中國的社會分層是怎樣的呢?”,等等。她自認為每次都回答得簡練且切中要害:“對手似乎回答得不夠我好!
下午,公司交給兩人一個挑戰(zhàn):三個小時之內(nèi)把某牌子鋼筆的一個系列18個不同產(chǎn)品的廣告文案撰寫出來。謝樂暗暗竊喜:“這不是正好嗎?我的優(yōu)點就是高效率!”結(jié)果,她寫完的時候?qū)Ψ讲磐瓿梢话。她感覺自己離成功不遠了。
7月24日,公司人事部打電話來說讓謝樂上班:“試用期1000元,轉(zhuǎn)正后1200元,沒有保險、沒有提成、沒有公積金,什么都不包……
|